廣告代理商,一個從英文 Advertising Agency 翻譯來的名詞,主要的工作是在協助企業品牌端發想行銷策略、執行方法還有追蹤執行後的數據成效。主要公司的結構會有「業務部」、「創意部」,大一點還會有「策略部」。
廣告代理商執行的一件事就是—讓更多人知道品牌,並提升品牌端(客戶)在社會上的影響力。但問題來了,假如身為品牌端、想在FB或IG投放廣告,到底該自己投放還是找尋廣告代理商呢?今天小編準備了五個方向給大家做參考,讓我們看下去吧!
1.公司內部有擅長投放廣告的人嗎?
如果公司內部有行銷人員會投放廣告,其實可以自己先投遞看看。畢竟公司內部人員一定最熟悉產品特色和對應到的受眾,通常在製作素材上會比廣告代理商有著先天優勢。
但投放廣告不僅需要投放技巧及知識、品牌端也不一定有專業製作素材的文案+設計人員。短期自己製作還撐得過去,但長期下來相較於其它類似競品公司,素材品質可能就會有落差。正因為如此,若公司內部沒有這類「專業人才」,會建議直接外包給有做內容的廣告代理商操作,整體行銷策略方向也會較明確。
2.廣告代理商v.s.自己投放廣告,有很大的價差嗎?
這應該是品牌端會相當關注的問題之一。對於一般消費者(不是廣告代理商)投放廣告來說,由於FB在台灣沒有設立公司,所以政府會直接向消費者課徵6%的境外税。也就是説,假如你花NT$100的廣告費,還需加上6%的税,加起來共是NT$106。再加上自行申報境外稅需在10日之內完成,有些品牌端會認為常常要跑國稅局會十分麻煩。
少少的6%的境外税乍看之下微不足道,但日積月累的金額可就不是一筆小數目了。就這點來說,小編還是會建議大家,依照自己平常需要廣告投放的數量下定論,再決定到底要不要找廣告代理商。在時間和金錢的調配上,也會比較有效率。
3.公司在時間上是否可以兼顧投放廣告呢?
投放廣告需要花大量的時間監控數據和討論素材能夠優化的方向,廣告代理商通常會有專業的廣告投手(廣告優化師)來勝任這項工作。有些人會對「投放廣告」時間很彈性、下廣告又很輕鬆的迷思,這點小編可以很明確告訴你:投放廣告其實是要花大把時間和心力才能完成的工作!
4.廣告代理商的合作方式有2種?
一般來說廣告代理商會分成「代開發票」和「代操服務」兩種服務方式。
代開發票
客戶只在廣告代理商那邊開戶,但實際操作人員還是客戶自己。這種方式可免去繁複的繳稅作業,一般來說這項服務廣告代理商會收取5%左右的廣告服務費(未稅)。
代操服務
由廣告代理商的「廣告投手」(廣告優化師)進行廣告投放及操作,會定期出報表討論成效及未來建議走向。在業界代操服務費會落在廣告費的20%左右。(例如:純廣告費是1萬塊,代操費20%等於2000塊)
5.找廣告代理商需要注意什麼呢?
公司內部看懂基本數據的重要性
有兩點想提醒品牌端的客戶要多加注意。首先,會建議公司內部還是要有人懂廣告,雖然不用像廣告投手(廣告優化師)如此精通後台系統,但基本數據和成效指標還是要看得懂。除了避免被廣告代理商傻傻牽著鼻子走以外,畢竟長期投放廣告也是一筆不小的預算,還是小心為上!
廣告後台是否可以直接開給業主看呢?
由於每家廣告代理商習慣不同,有直接自製報表給客戶看數據、也有開放廣告後台權限給客戶,讓客戶自由觀看成效及後台狀況。前者的廣告花費及排程也許會有些微誤差,但好處就是比較省時。報表內的數據都是廣告代理商已經匯總分析過的,對於忙碌的客戶來說也比較友善。
但後者由於開放廣告後台權限給客戶,客戶掌握度高,能自由觀看成效及後台狀況,也比較不會有油水或數字價差的問題。兩種方式各有優缺,還是看客戶方怎麼取捨。總體來說,最理想的方式會是廣告代理商開放後台觀看成效的權限、又能固定出報表與客戶匯總討論。雙方在溝通、未來策略上也才會較不容易分崎,彼此對於「優化方向」有一致的主張與看法。
看完今天的介紹後,希望客戶(品牌端)都能對是否要找代理商、應該要從哪幾點上取捨有更進一步的了解。最後也來小小工商一下,沃爾客可可Work Coco身為廣告代理商的一員,提供代開發票或各式代操、內容(素材)製作的服務。歡迎想投廣的大家來諮詢!